課程名稱:演出成功的關鍵:信任合作感
指導學員:約15人
課程目標:觀察力、想像力
嗯,學員進入第一波的鬆散期,專注力呈現薄弱狀態。開始沒有辦法集中精神進行家庭作業,也無法很專注的呈現作品。這對於初學者而言,是可以想像,也是合理的狀態,主要有多種因素:
一、學員和講師間產生熟悉感,因此不再有陌生恐懼。 二、作業量已經成為累積負荷,因此開始產生疲憊。 三、學員輪動缺席,挑動了集體專注力。 四、經濟波動或學校考試等因素干擾,使得力不從心。 五、出現自我障礙,而使得學習怠惰化。 六、未獲得正式演出、演出劇本的刺激,因此產生不滿足感。
以上六種因素,其實會造成學員的怠惰。因此,我在本堂課便明白表示,下一週即將與學員確定選組問題,下下週開始讀劇,並陸續分配給不同組別期末演出劇本。相信這是一大刺激點,專注力會有些恢復。
不過,讓我比較擔憂的,反而不是這個問題,是對於進入角色的誤解,以及演出不夠用心的問題。我一直對學員說,你要進入角色,而不只是做個樣子,這始終是一種難以表達的問題。進入角色的關鍵,就是專注,我見過學員將自己親身強烈感受,以非常進入情境的重現,但學員卻沒辦法重現他人。為什麼不?連最親的人也不?因為你的觀察只是一些表面的觀看,沒有「系統性的察覺」。你的父親笑,為什麼笑?笑不只是笑而已,笑有很多意義和原因。從生活的角度來看,這是沒有懂得自己的父親,沒有感受父親的一切;從戲劇的角度來看,你完全沒有理解父親這個角色。你要「將心比心」的把自己投入在要表演的角色,才能真正算是表演。
另外,表演不能不用心。放棄從前面對學校老師、老闆的態度吧!當你演完,是不是這樣就好了?你的表演不是在向任何人交差,而是為自己負責,這始終是我們教育的缺點,總是不教導我們自我實踐的意義。我們人類是要不斷在有限的生命中展現自我,而不是隨波逐流啊!你來這裡的目的是什麼?勿忘初衷啊!記得,就把這一切做好,我不逼任何人,上台的永遠不是我,我是教練。王建民失分的痛苦,王建民自己得承擔,教練團頂多只是安慰,不會有任何傷感啊!懂嗎?要你自己願意,你才能承擔一個角色!
不過,你們其實也有自己的優點,但這些讓觀眾來給予你們掌聲吧!身為「表演教練」的我,只看你們的黑暗面,而我相信你們會逐漸做到!半年、一年、五年、十年,磨練不是痛苦,磨練是讓寶石光華、顯現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