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我因為一個集團的訓練案,來到了上海。 這是一場為期兩天的「銷售戰將」訓練課程,對象是240多位同仁,為數不小,我也就戰戰競競。
為他們安排的課程內容,包含了銷售話術、熱情態度、目標鬥志以及解決問題的創意發想等課程,依著我們的設計,該笑的時侯有笑點,該思考的時候得省思,正當一切的劇本照著我們的設計時,卻發生了一件令人想像不到的事。 整個集團的董事長以及總經理,覺得他們「太開心」了,由於再過幾天就是一場很重要的展覽,所以他們並不覺得這群人的「皮」有繃緊。 恰巧,這家集團有一位資深的顧問,也提出了這點觀察,他談到在去年以及前年的訓練中,請來的講師,都是「斯巴達式」的教育方式,標榜的是讓人在血淚汗中,鍛鍊出鐵一般的鬥志;因此,三位高層都非常希望我們能臨時修改課程內容,來「操」一下這群學員。 甚至,他們還提出一個想法,在最後宣誓目標時,讓各部門的人從大門口用「爬」的上舞台來宣誓。 說真的,這實在不是我的風格,因此,最後我們大家取得了一個平衡點,把主持棒交給了這位資深的顧問,由他來「教訓」一下這些同仁。
最後的半個小時,就在「鐵血」的氣氛下度過,而我就在後面靜靜的觀察,我看到了一個很有趣的一幕:董事長、總經理以及顧問三人都把注意力放在台上B部門,喊目標有沒有大聲與堅定的同時,剛剛喊完的A部門已經悄悄地回到了他們的座位了(就在我的前方),這時,最後一排有三位同仁,默默地相視苦笑,搖搖了頭。
從「吸引力法則」的角度來解釋,這其實就是一種反念力。當人們被迫地去同意一個目標時,他內心其實就是反念力在作用,他的行動以及意圖都將減弱。 然而,高階主管只把注意力放在台上的「用力宣誓」;不過,我也承認,那是高階主管們的一種需要,他們需要安心,需要同仁在出征前給他們一種表面上的安心。 240多位學員裡,真正能自覺的,可能只有一半左右;但是,就像是瓶子中只有半瓶水一樣,正向的人看的是「還」有半瓶水,而負向的人看的是「只」剩半瓶水。一個正向的主管,看的不是應該是有一半的人覺醒了嗎? 真正該做的,是透過合理的獎懲制度來保護這一半的人,淘汰掉那沒有覺醒的另一半人,讓自覺的同仁發現原來我自己可以決定我的態度,而態度對的話是可以得到上級的保護和關愛的。
完全的常態分班,只會讓天才被埋沒;完全的軍事化教育,只會讓所有人變成被動;完全的照年資昇遷,只會讓肥貓越來越多。 在超級競爭的商業環境中,就必須承認依真正的價值來分等,安心的表面下,藏著就是價值逐漸沈沒的冰山。
更多內容請搜尋【管理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