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我想要告訴所有朋友一個很重要的概念:「習慣惰性」。
讓我們再回來看一下那隻鍋裡的青蛙吧。 表面上看來,牠是被慢慢煮沸的水給燙死的;但實際上,我認為牠是被「習慣」給害死的。 在這裡指的「習慣」,並不是英文的「habit」。
我習慣早上起床時,一定會先打開電視,讓我的房間有著背景的說話聲音(通常都是音樂台);這是一個「習慣」,這是一個「habit」。 我習慣在寫書時,一定會到一個熱鬧的咖啡廳工作,除了一方面讓自己有放鬆的感覺外,我也需要在沒有靈感時看看人群,讓自己可以透過對人的觀察來找些靈感;這是一個「習慣」,這也是一個「habit」。 我習慣在每次上課前,或是在上台演講前,盡量不吃太飽,也盡量不吃東西(別以為這樣就會瘦,相反地,因為會在下課後吃大餐,反而胖的更快);這是一個「習慣」,這更是一個「habit」。
以上這些例子,都是「habit」的習慣,這不是青蛙的死因。 真正造成青蛙死因的「習慣」,是英文上的「be used to」;這應該是一個動詞。
記得每次寒流來襲時,第一天總是感覺上最冷的。雖然後來可能在溫度表的計量上會比第一天來的更冷,但是漸漸地,因為我們「習慣」了,所以感覺上也就沒有這麼冷了。 記得我有一次去吃川菜,叫了一盤「蒼蠅頭」;第一口吃下去,簡直當場就要噴火了,桌上的水杯光了又倒,滿了又光。但是漸漸地,吃了一口又一口,我也「習慣」了,所以感覺上好像就不大辣了。 記得我之前遇到過一個主管,他遇到不順心的事時,總是會直接地罵出來,讓同仁實在是受不了。但是漸漸地,大概大家都被罵到「習慣」了,再也沒有人在乎他罵什麼話了。
以上這些例子,是「be used to」。 它代表的,是一個人漸漸地熟悉一件事務或工作,於是,就習以為常了。 青蛙一開始,對於冷水的溫度並不在意,在鍋中一樣安然自得;當聰明的老闆娘小火慢煮時,由於溫度上昇的並不顯著,於是,在一度一度上昇的過程中,青蛙並不是不覺得有熱,而是對於熱的速度開始習慣了。 因此,牠就在這習慣的過程中,安祥地死去。
別以為只有青蛙才會這樣,萬物之靈的人類也差不了多少。 然而,這樣的「習慣」卻是一件極度可怕的事。 因為它始於小處,最終卻以人們想像不到的巨大影響而呈現出來。
(以上摘錄自麥巨卡索訓練中心將在三月份推出的新書「價值的重量」的部份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