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些單位講課,主題是關於突破困境的策略思考和不景氣下找尋新客戶的法則,和與會的學員共同分享,直接深入社會的各個層面,同時也發現台灣企業面臨新的挑戰與困境.原來最大的影響不是失業率攀升,也不是外銷出口衰退,而是企業能不能適時改變與接受,全球消費體系因為金融風暴下產生根本性的改變,人們學會了「回歸人類基本的生活價值」.
有的企業在此之刻不得採取裁員的措施,多年擔任顧問的經驗其實都可以瞭解企業主面臨生存危機下的痛苦抉擇,同時也遇到一家廠商,在此之刻乾脆大量派員工去外面上課,以厚質實力蓄積能量,不禁讓我看到台灣在社會底層的另一股生命力正在運釀產生,真是讓我們心中非常高興.
回顧台灣過去的經濟奇蹟和亞洲四小龍的風光時代,到現在經歷一場全球性金融風暴後,今年二月中旬出刊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出現這樣一個標題「魔鏡、魔鏡,請問誰是當今世上最醜的經濟體?」(Mirror, mirror on the wall:The ugliest economy of them all ? )標題很有趣,可惜,答案是台灣。數日之後,行政院主計處公布今年全年預估的經濟成長率數字,預估將衰退二.九七%,這是史上最慘烈的衰退幅度。當我們面臨這突如其來的狀況,所有企業及員工都在這股不確定的因素圍繞下,除了緊張、憂慮、不安之外,其實有許多企業及個人正藉此進行突破與改造,積極面對與尋求對策。
在此之刻企業面臨危機也是轉機,如何重新思考企業定位,創新重組商業模式,有許多的聲音及思考方向,唯一不變的是冷靜下來,整理一下公司原有的優勢與缺點,制定符合時代背景的新方向,相信大家都可以浴火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