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者:項義順職場管理講師訓練團隊
學生時代決定優劣成敗很簡單,以分數、名次作為評比,一個班上30位同學你學業排名第三名就意味著你的學業績效比其他27名同學更加、更好,面臨重大升學考試更是如此,只要差了一分就可能讓自己名落孫山,在學生時代我們常常需要互相競爭,努力超越別人以避免自己嘗到落敗的苦果。
進入職場後公司好的職缺或是主管職缺原本就不多,當有職缺出缺時總會希望自己能雀屏中選,但是每個職缺都有好幾位候選人,要怎樣才能讓自己脫穎而出呢?
有些人員因為想要獲得自己夢寐以求的職務,因此想盡辦法無所不用其極,擔心同事和自己競爭所以暗中詆毀同事、將同事不好的事情大肆宣揚,為了想要擔任主管所以處處與主管作對、寫黑函、串連其他人員抵制主管作為,認為只要主管下台自己就能成為繼任人選了。
站在企業主考量立場,職缺安排與主管人選考量關鍵因素除了能力外就是人和,這位候選人有沒有和其他人員共事相處愉快,擔任這項職務時別人願不願意配合他、支持他。
所以凸顯別人不好不代表能讓決策者認為你比較好,攻擊主管不代表你就能繼任主管,更重要的一點是在攻擊他人的同時也會讓其他人對你敬而遠之、評價負面,你現在的主管更是決定你績效表現重要關鍵人物,通常上二級主管會尊重直屬主管的想法與意見,你和直屬主管不合時,也會讓你自己失去表現的舞台,更難讓自己表現被其他人肯定,你認為這樣做值得嗎?
項義順職場管理講師訓練團隊發表職場心態管理文章在
http://www.goodtraining.com.tw/infor.html
http://blog.sina.com.tw/goodway/
http://goodtraining.pixnet.net/bl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