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的修行法門 曾經連續15年獲得日本壽險業業績冠軍的推銷之神原一平,原本是個其貌不揚、學歷不高、叛逆頑劣的小太保,但憑藉著不服輸的性格,透過工作上的自我磨練與修行,不僅革除個人惡習,提升靈性層次,並在工作上展現不凡的成就。
原一平曾說:「人的一生,就是一段修行的漫漫長路。一旦出世為人,就得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每日努力修行。如何使今日的我比昨日的我更充實、更精進,這是對人生應有的態度。」同樣地,主管也透過擔任管理職,而進行人生的修行,原一平所採取的修行法門,或許可提供一些指引。
認同工作價值: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曾說:「快樂生活源自內在的特殊價值」。對原一平而言,推銷壽險的特殊價值在於,它是一份行善的工作。
主管的成功源自於所領軍的團隊成功達成目標,輔導部屬有如助人成長的善事,若主管能認同管理的特殊價值,出現工作瓶頸時,便較易克服挫折,並於自我心理建設後,繼續修行管理功夫。
尋求人生導師:原一平一生巧遇幾位人生導師,包含老和尚吉田勝逞、伊藤道海以及上司阿部章藏等;不過,除了機遇之外,他也懂得虛心求教,察納雅言,才能在人生旅程困頓之際,透過人生導師協助指引方向。
主管可在公司內外部尋求管理標竿或管理導師,以便在管理修行路上,有諮商與請益的對象。 不過,主管首須具備改變自我的意念,才能接受人生導師的教誨。 留一隻眼睛看自己:如同伊藤道海所言:「修行者往往只看見別人的過失,卻看不見自己正犯了相同的錯誤。」原一平為避免自我蒙蔽,透過「原一平批評會」,以及自聘徵信社調查自己等方式定期檢核自己,將自己的缺點揪出來,以鞭策自己不得鬆懈與自滿。
主管也應定期自省、尋求內外部管理導師的回饋與建議,或由部屬異常的言行舉止,檢視自己的管理缺失。
實踐體悟:古代皇帝常設有「御史」的諫官職務,專司監察進諫,卻不見得每位皇帝都可變成好皇帝,其間的關鍵在於知悉自己的缺失後,能否實踐體悟。原一平在遭受批評與指責後,會逐一細嚼慢嚥,直到完全消化為止,靠實踐以勝過昨日的自己。
主管想超越自己,就得做到克己的修身功夫,不論是透過人生導師或自省所得的體悟,都得不斷提醒自己,落實於日常的管理工作中。
推銷之神原一平藉由推銷壽險,進行人生修練,主管則透過管理任務,體驗修行之路。以正面態度看待管理工作,並透過外部諫言與內部自省等方式,定期自我檢討,體悟心得,且落實運用於日常管理工作,則主管終能如原一平般,革除惡習精進修行,也能提升團隊績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