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協助方案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指在組織內培養專業勞工服務人員,以協助勞工解決各種心理﹑生理﹑財政﹑家庭﹑婚姻﹑親職﹑生涯﹑工作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問題。公部門在1994年起就由行政院勞委會開始積極推動,而民間企業則走在政府之前:台灣松下電器公司從1972年起選任資深女性員工成立BS組織Big Sister)協助業務員與主管間的溝通為國內創舉。接著民國1974年美國無線電公司(RCA)成立「溫馨家園」輔導住宿女作業員;民國1976年東元電機公司成立「情橋」信箱;民國69年中油公司進用專業人員推動輔導工作;民國1982年迪吉多電腦公司在工廠設立諮商輔導室;而從民國1988年起,又有更多企業如台積電﹑中華汽車﹑宏碁電腦等加入推動EAP的行列。然而在以中小型企業為主的台灣產業中,大部分老闆與勞工對EAP的認知可說是一片空白。
以我所熟悉的壽險業外勤單位而言歷,外勤業務員也就是俗稱的保險業務員,一般而言有分底薪加佣金及無底薪純佣金兩種薪酬制度,而我過去服務過的二家外商壽險公司都屬無底薪純佣金制,且只有業務主任以上的業務主管才與公司簽訂僱佣及承攬雙合約,享有勞基法規定的保障;業務員則只跟公司簽訂承攬合約,並不享有勞基法規定的保障,並且三個月考核一次,若業績未達公司規定,且外勤單位主管即通訊處經理不予推薦留人的話只有被考核解任一途,還不能申請被資遣或非自願離職的失業津貼。在這樣的背景下,業務員可說是壽險公司的生財工具,業務主管才可稱得上是壽險公司的人力資源。
在純佣金制外勤單位(以下簡稱通訊處)中,壽險公司為節省人力成本,通常視通訊處規模僅配置一至二位行政助理處理與總公司的文件往來等庶務;至於通訊處內的業務員平日在職之教育訓練、休閒旅遊活動、保戶服務活動等,則由業務員組成各式工作團隊分工負責。一般EAP期待協助員工解決各種心理﹑生理﹑財政﹑家庭﹑婚姻﹑親職﹑生涯﹑工作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問題,但在壽險業通訊處中,現況是:通訊處經理及業務員之直屬主管最多只能做到協助員工在工作發展遇到的問題,其它部分受限於通訊處經理及業務主管缺乏相關專業知能,很難做到。而通常總公司對通訊處的支源與輔導也只偏重於專業上的教育訓練、業務激勵活動(如業績競賽、表揚大會)的辦理。
有鑑於外勤業務員亟需心理諮商、壓力管理、情緒調適的EAP,因此我認為類似公部門中的「中央聯合辦公大樓員工協助方案」採委外服務的做法非常值得壽險公司考慮採納,該方案中即要求得標廠商設置了免費的24小時080專線、並清楚規範了每年個人得諮商的時數、小團輔的時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