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有限,精彩全文照片請到 http://blog.xuite.net/erickhera.tw/nomore/63386973 類似這樣的對話場景,相信大家都不會太陌生,也多多少少都曾經看過,或者是自己親身更是參與過:
媽媽的朋友:「唉呀,你們家小明真乖,真的好懂事又有禮貌!」
小明媽媽:「我們家小明沒有你說的那麼好啦,其實他呀,在家裡東西都嘛亂丟,早上還總是賴床叫不起來,真令人頭痛…」
小明:「……」
因為受到傳統中國教育的影響下,告訴我們要謙虛,當別人誇獎我們的孩子,為了要表達謙虛,可能無意間說了這些傷害孩子內心的話,為什麼非常這樣講呢,西方人就會大方接受讚美,而且謙虛也可以換一種表達方式。
小明媽媽:「對呀,我們小明的確很懂事,讓我這個媽媽驕傲,當然他還有很多地方要學習,相信他會越來越好的,謝謝您的讚美。」
這個對話場景還不只父母對孩子,有的人老愛吐嘈另一半,還自己很得意,比方老婆可能跟先生的朋友這樣說:「我們家某某某呀,你別看他在公司當個高階主管威風八面,在家裡還不是乖的像什麼一樣…」或是先生跟別人這樣講:「我老婆你們以為她看來美麗溫柔,其實她發起脾氣真是兇的很…」
中國有句話,其實很經典也有智慧:「家醜不可外揚!」
哪一個人沒有缺點呢?那一個家庭沒有自己的問題呢?也如同之前曾分享的一段話,當我們說出這些批評話語,別人不見得會真的同情我們,反而看笑話,更可能覺得說的人有些不夠厚道,如果有這樣的習慣,其實對個人來看肯定是大減分的。
最好別當個批評抱怨老闆的人,因為旁人可能覺得我們不忠;
千萬別當個批評抱怨父母的人,因為旁人只會認為我們不孝。
養成公開批評抱怨習慣的人,往往不見得真能引發同情共鳴,
反而只顯示自己個性,在面對問題困難時,只想找人來負責。
(愛的分享家 徐培剛-分享小語138)
http://blog.xuite.net/erickhera.tw/nomore/63212037
當優點放大,缺點就少了,反 之,缺點放大,優點就少了!
和年輕世代相處需要充滿藝術與愛的眼光:徐培剛受邀擔任台北仁濟院&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CPC講師「調整思維,迎接80後」
http://blog.xuite.net/erickhera.tw/nomore/60030524
對於教育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好不容易有一些優點或表現好的地方,就應該多鼓勵,不要一直聚焦在問題上,就像孩子考90分,大多父母總是關心:「為什麼這一題你錯了?」卻沒有想想或鼓勵:「真棒,十題有九題都寫對耶。」
如果我們常聚焦在孩子的缺點上,孩子容易越來越沒有信心,所以當缺點放大,優點自己就少了,若我們都可以養成真誠讚美鼓勵的好習慣,反而因為讓對方產生自信心,其它不足的地方也會慢慢改進呢。
此次很榮幸受邀,擔任臺中巿101年度『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家長生命教育知能研習講師,分別在同一天於台中市大雅區三和國小&西屯區大仁國小跟來自各校的家長代表分享「愛你一輩子-如何賞識我們的孩子?」
全文未完.. By快樂希望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