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有限,精彩全文照片請到 http://blog.xuite.net/erickhera.tw/nomore/60707367 這一天的演講行程,從下午受邀擔任桃園銘傳大學生涯規劃講師「做自己的圓夢大使」,到晚上又擔任苗栗聯合大學社團經營講師「團隊競爭力-打造個人的競爭優勢」,雖然兩場的主題不同,但相同的是,我在演講中,都不斷鼓勵大家一定要記得做自己。
那,什麼叫做自己?做自己就是找到自己這一生為何而來?該往哪去?什麼是自己的天份和興趣?什麼是自己該扮演又能扮演好的角色?什麼又是自己此生能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所在?
這是一個不斷向外探索並向內追尋的有趣過程,或許大家也可以從《讓天賦自由》這本書中找到一些方向和答案。 培剛閱讀「讓天賦自由」一書的重點摘要分享
http://blog.xuite.net/erickhera.tw/nomore/36789299
晚上演講完到苗栗火車站準備搭車時,發現要北上的自強號晚點了,而且整整要慢23分鐘,於是便到車站對面的廣場,去看某個學校舉辦的小朋友表演,上面的孩子年紀都只有國小,不過無論是舞蹈、樂器、唱歌和行動劇等等,都表現的有模有樣值得肯定…
那一刻我突然覺得,這些小孩子跟許多的大人比起來,也許從某些角度來看,似乎比較懂得如何做自己,當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在學校和家庭中被灌輸許多的知識和觀念,告訴你應如何如何,雖然過程中看似有所成長,但往往會讓許多的孩子迷惘,越來越不懂得如何做自己。
因為我們是應該做父母期待的自己?做老師學校期待的自己?做同學或朋友期待的自己?還是做社會價值觀下覺得較好的自己?
其實無論做哪一個自己?都記得盡量符合內心的平衡和價值,否則終己一生,很可能都會覺得在為別人活,而且活的好累好累。
By快樂希望愛的分享家~徐培剛~2012/05/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