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二日應暨南國際大學成教所賴所長之邀,至通識教育課程「終身學習理念與實踐」演講「創意思考另一章~運用吸引力法則」。 當天的演講分為三個單元: 1.吸引力法則科學嗎?~意念能影響物質嗎? 情緒能影響物質嗎? 2.祈禱有用嗎?~有趣的祈禱研究? 3.吸引力法則與創意思考的交集~創意視覺想像法
我認為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吸引力法則,就是「發出意念進而成真」,因此在探討意念是否能影響物質單元,我挑選了一段用意念在不到三分鐘時間消除腫瘤的影片讓同學觀賞,當然同學中有人並不相信,但是我認同推廣這個短片的美國作家Gregg Braden 所言,如果我們能了解更多意念的作用,未來有一天這種治療會形成一種「內在科技」。 致於情緒是否能影響物,我仍引用美國「心數研究所(Institute of HeartMath)」的實驗,在實驗中顯示受試者的情緒會影響燒杯中的DNA扭轉或鬆開。
有關人體是否能發出某種「能量」影響物質,我則舉了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Bernard Grad所做的實驗為例,一位參與實驗者在數小時內將一根香蕉由脫水、變黑、萎縮到變成一根「香蕉化石」。
在單元二有關祈禱在吸引力法則的作用,我引用了Larry Dossey醫生彙整的祈禱研究,對象包括心臟重症病人、黴菌、酵素與細菌等,綜言之可說雖不是每一次都有效,但祈禱確實有效,而且不論跟宇宙或神佛、上帝祈禱都有效;祈禱的效力也不受距離遠近影響;同時宇宙似乎隱然有自己的意識,不會讓每個人的每次祈禱都應驗,且非特定目的似乎比特定目的更有效,因為宇宙或神佛、上帝似乎比我們自己更清楚什麼對我們最好。
單元三中我將創意視覺想像法視為吸引力法則與創意思考的交集,因此「想像你已經擁有、想像你已經完成」是最棒的祈禱方式。我進一步談到宇宙能量場的概念,並分享了幾個很難用傳統方式詮釋的實驗(這些實驗請參考2012/3/14明新科大演講「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後記)。我認為運用吸引力法則可說是「發出意念,進而有意識的去汲取宇宙能量場的能量使之成真!」最後則帶領同學體驗三步驟祈禱一個年底前會完成的目標,再利用創意視覺想像觀想完成目標的狀態。
以下列出幾位較具代表性的同學回饋: 「…氣功對腫瘤的清除,其實我並不確定此種不科學的事情,但我確信信念的堅持,如我奶奶患癌症,但她誠心向佛,所以一直以來不常有痛楚…」
「今天提到很多『祈禱』,前一陣子爸爸生病進了加護病房。當時知道的家人、朋友每一個人都祈禱著,所以我其實也相信『祈禱』很有用這句話!」
「很高興我在這裡聽這場演講,心的力量是無限的這無庸置疑…」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祈雨就是想像已經下雨的場景,所以祈禱就是一種相信的能量。」
「專注、凝神,希望能把自己的信念傳達予宇宙萬物間。其實,這真的有其作用,只是,宇宙的定理會選擇對自己最好的方式來回饋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