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有限,精彩全文照片請到 http://blog.xuite.net/erickhera.tw/nomore/45366477
工業建國,吾校任重,莘莘學子,工程前鋒…
在民國一百年的青年節當天,培剛很榮幸受邀回母校演講,主題是:
「今日你以北科為榮,明日北科以你為榮,
做一位品才兼備的優秀青年。」
當熟悉的音樂響起,站在中正館講台上唱著校歌的我,帶著祝福與期待望著台下兩千兩百多位學弟妹,剎那間,過去滿滿的在校回憶,也全都湧上心頭,那種激動之情,實在難以言喻。
是什麼樣的緣分?讓我和北科大這間百年名校有此深厚的情感…
也讓我,足足從這裡「畢業了三次!」
第一次是台北工專五年制,接著台北技術學院二技部,最後是台北科技大學 土木與防災研究所,在學時也見證了學校的改制和變化,而一晃眼,就是近十年的寶貴人生歲月。
猶記得,第一次站在校門口,是我十五歲的時候,那時看著壯觀校門,還有走近校門後寬敞路兩旁高高的大樹。當時深深覺得,這真是間好棒又好大的學校呀。
當然這個「好大」的感覺,並沒能持續太久,自一左轉看到了側門後就結束了,呵…但我又告訴自己,沒關係,校園雖然不大,但我們的志氣大就好了。那時腦海裡還浮現著,南投外公知道我要讀台北工專時的驕傲笑容。
不過那時又有另一個疑問,在腦中悄悄浮現,那就是,只看到鳥籠(當時對校內籃球場的匿稱),咦,我們的操場在哪?
然後,我接受了學校沒操場的事實,我們只能繞著學校外高低不平的人行道跑步,但或許這也是一種磨練。直到我快研究所,工專新村終於拆遷,北科大才自舊操場被改成忠孝東路後,有一個正式操場。
所以我常跟學弟妹說,好好珍惜學校的老師和這些資源,這一切都不是理所當然的,而且你們跑的可能是全台灣地價最貴的操場之一。
在那段讀書、考試、當班代、打籃球、參加校慶、校運、吉他社、得過多次全校歌唱比賽冠軍的日子,以及老師和同學的照顧,都是我最珍貴的回憶…
看著此次徵文主題「北科跨世紀,深耕展活力」,有感如下。
為什麼北科大受企業歡迎程度一直很高,並得以跨越這一整個世紀?
這都是因為過去所有畢業學長姐們,在社會各角落不斷的「深耕、勤耕、好耕…」,而累積下來的成果,當然還必須感謝學校和所有老師們的諄諄教誨,才讓學生們能透過專業和態度,持續展現北科的活力。
然而傳統的歷史只是我們前進的基石,於此迎向更美好的一百年之時,所有師生都應勿忘校訓,並用更謙卑的角度實踐它:
「誠」懇待人,寧靜致遠
「樸」實無華,但有遠見
「精」亦求新,放眼世界
「勤」為根本,持續向前
除了以北科大為榮外,也持續在自己的領域發光發熱,相信有一天,母校也會以我們為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