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將每期繳給銀行的本金與利息按約定利率,換算成借款當時的現值加總,這個現值加總的總數就是當初貸款的金額,也就是銀行當初的投資金額;而約定的利率高,每期繳款的金額也高,約定的利率低,每期繳款的金額也低,但每期所繳現金換算成現值的加總金額都一樣,都是當初同樣數字的貸款金額;也就是說每一期銀行收到的金額愈高,利率也愈高,也就是銀行的報酬率也愈高;再換一個角度,若是換算現值總額的利率相同,則每期銀行收到的現金愈高,則換算現值的總額也愈高,當然每期銀行收到的現金愈低,則換算現值的總額也就愈低。
若了解上述銀行投資報酬率的概念,找到一個折現率,確定現金流量的期數,將各期的現金流量換算成投資當時的現值加總,若等於當初的投資金額,則此折現率就是這個投資案的報酬率;則用在企業內生產線購置、購併企業,專案投資……等,皆是以此概念作評估;一筆設備購置、裝潢支出,它是一筆投資的之金額,當開始收入現金時,不也是開始回收當初的投資金額及賺到到的利潤嗎?有了投資金額、每期收到的現金、及現金流量的期數,同樣的,若能找到一個折現率,將各期的現金流量換算成投資當時的現值加總,若等於當初的投資金額,則此折現率就是這個投資案的報酬率。
上述的觀念其實就是會計上所使用的『IRR』內部投資報酬率,而當折現率固定,將每期現金流量換算成投資當時的現值加總,來比較現值加總高低的評估方法就是會計上所使用的『NPV』淨現值法;而你為什麼願意以每股$1,000去投資宏達電的股票、為什麼願意排隊去買政府發行的公債……,這些評估莫不是使用這個『IRR』內部投資報酬率、及『NPV』淨現值法的概念;再回到本文開始時的問題,若你能清楚設定你預期的投資報酬率,那麼每期的現金流量確定了,現金流量的期數也了解,那麼你將能夠計算,要拿多少錢去投資給政府,享受子子孫孫世世代代永遠每年都能領到一百萬的報酬。(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