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入參與推動80~90年代的台灣經濟轉型與企業升級,包括: 1987~1988年間,「全面提高生產力計畫(NPC,National Productivity Campaign)」及「自動化服務團」之工作。 1987~1990年間,「十年國家經濟建設計劃」。 1988年起,「國家品質提升計劃(NQPP,National Quality Promotion Program)」。 1991年起,「六年國家經濟建設計畫」…等。
2.透過下列工作,成功地將觀念、知識、方法、技術、應用實務及成功案例等,有系統的展現給國人、推廣實踐於企業,也有效地引導臺灣各式產業之轉型與國際競爭力之提升。 陸續成功地自歐、美、日等先進國家,將關鍵技術引進、研發、移轉及推廣; 國家級經濟發展計畫之規劃與推動,以及全國性活動之的企劃與推動(如:國家生產力月、國家品質月、國家品質獎、品質優良案例獎…等); 大量培育產業界經理人、技術專業人員、企業管理講師/顧問師(如「全面品質顧問師訓練班」)…等菁英人才成為品質專家及師資; 大量編輯、出版、發行各式技術手冊及各式學習教材,個人前後共參與編著全面品質、品質機能展開、流程管理、問題分析解决等技術手册十餘本; 大量提供企業輔導、顧問諮詢等活動,將先進技術及現代化企業管理方法落實應用於企業;…等。
3.於1993年,承日本的世界級品質大師赤尾洋二教授之邀,與日本大藤正教授、美國Dr. Bob King、Dr. Glenn H. Mazur共同研究全球三個品質機能展開(QFD)之發展與QFD在新產品研發管理之應用最成功的地區(日本、美國、臺灣)之狀況。 研究結果並作為日本標準協會(JSA)之全球性月刊「標準化與品質管理」1994年2月號之特別企劃專題「品質展開之發展」,在全球以英文與日文同時發表。 有效提升台灣在全球企業經營管理的理論與實務的論述地位。
4.1993年起,積極推動醫療機構之醫療及服務品質之提升; 1994年成功啟動全台首創的公立醫院「公辦民營」之模式; 1995年成立了CPC第一個以醫療産業爲中心目標的事業小組「醫療品質組」(後發展爲「健康醫療事業群」); 1996年起,擔任行政院衛生署顧問,更積極參與推動台灣醫療產業經營與管理轉型計畫,對於行政院衛生署、台灣省衛生處、台北市/高雄市衛生局及數十家個別公私立醫療機構提供經營管理轉型之顧問服務。 成功地推動了台灣醫療機構對於醫療品質提升及服務品質持續改善的管理風潮,成功地改造台灣醫療產業的結構。
5.任職期間並經常赴海外講學、輔導及發表。包括,美國、中國大陸、韓國、日本、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印尼、尼泊爾…等地。致力傳播臺灣推動經濟轉型的觀念、做法及成功的經驗。 也因為於產業升級與企業競爭力提升的研究發展與推廣實踐之績效卓著,於1995-1996年,榮獲亞洲生産力組織頒發「國家TQM專家獎The APO National TQM Expert of R.O.C.」之榮譽。
6.任職期間,個人曾輔導二百餘家企業,成功地改善其經營管理能力、提升經營績效與企業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