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前言
我們都曾聽過許多領導人不斷抱怨員工沒有工作熱情、生產力低、配合度差,其實大多數企業問題的癥結都來自於企業領導者本身。
在柯林斯「從A到A+」中提到「窗子與鏡子」的對照哲學:當一位卓越的領導人成功時,總是從窗子看出去看到很多人的付出與努力;當他處於逆境不如意時,他會照鏡子,承擔責任並自我檢討。相反的,有許多不稱職的領導人成功時非常熱衷於照鏡子,將一切功勞歸功於自己;當他失敗時則頻頻地看窗子,認為都是窗外的那些人所造成。
貳、領導力
領導是一門需要學習的藝術,帶領部屬完成既定目標只是管理,真正的領導必須用心經營,要傾聽部屬要的是什麼,有未來的願景,能自我實現,能引領部屬達到更理想的境界,營造出同事間和睦相處的環境,而領導力最重要的關鍵就在實際的運用,一位優秀的領導人可以延續並擴大部屬的生命之火,釋放部屬與組織的最大能量,並獲得被領導者的尊重與推崇。
一般人有個錯誤的觀念,認為具備專業技能、任務導向、能把工作處理得很完美的人,就可以成為一位成功的領導人。其實不然,身處管理階層的人對於個人在成就上的度量標準就應有所變動,領導人必須要能忍受成功前的試鍊,先將成功的榮耀歸於部屬,才可以逐漸為自己贏得威信。
想改變世界,首先要改變自己,領導人需要創造一個環境,贏得認同,用心付出、關懷夥伴,例如鴻海的郭台銘先生就同時具有威權與威信的領導風格,具有專業技能且凡事身先士卒,在2003年SARS期間,許多企業主聞之色變,郭先生卻直接到大陸的生產線督軍,爭取時效且穩定軍心,親自站在第一線和員工一起作戰,並秉持勇往直前的決心,有效達成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