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照片 http://blog.xuite.net/erickhera.tw/nomore/43304806
前陣子去台大醫院演講「21世紀的關鍵倒數-全球暖化與人類必須面對的課題」,在當中就曾提到面對一些潛在發生的高風險災害,特別是之後的地震和颱風只會一次比一次劇烈且密集,我們都必須要做好更多的準備。
有位台大醫生看到我過去所讀的專業(台北科技大學土木防災所管理組畢),在演講後就很感嘆地對我說:「真沒想到,土木防災到了21世紀已經變成顯學了!」
其實他說的沒有錯,在ABC Earth2100這部預測性的記錄電影中,到了21世紀末地球充滿內憂(疾病)外患(災害),所以最後有兩種影響人類未來的關鍵角色,第一種是醫療體系人員,而另一種就是土木防災工程方面專家。
這次日本發生8.9級的大地震,恐怖的並非地震Earthquake本身,而且日本也可以說是防災防震教育做的最好的國家之一,還記得我論文寫的共同管道路網規劃,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要抵抗地震對管線造成的傷害,特別是電、水、電信等,這些都是民生所必需,但全世界真正持續在做的只有日本的大都市。
其實比地震恐怖的是海嘯Tsunami,但真正恐怖的是「未知」,以台灣來說,如果不是南亞海嘯當年的死傷那麼大,大部分的人對海嘯的認知非常薄弱,所以才會有人還想去海邊觀浪
一般來說海嘯會發生可能是因為地震時造成海床垂直位移、海溝斜坡崩塌或海底火山爆發。而且其移動速度非常驚人,每小時可達五百至一千公里,所以就算日本有海嘯警報器,但大水來的速度可能是不到十多分鐘,我們很難跑的過海嘯,除非你很有觀念和準備,一聽到就馬上開車往本來知道的安全地點衝。
在1896年 (日本明治二十九年)6月15日,於日本釜石東方約200公里的海底發生地震,引起三陸大海嘯,巨浪不但龔擊日本自青森縣尻矢崎至宮城縣牡鹿半島的沿海各地。岩手縣的宮古於當日19時33分感到地震,震度不強。可是所引發的海嘯,襲擊三陸沿岸,流失房屋10370棟,死亡人數27000人,其他堤防、道路、漁船的毀損流失更是難以估計。
剛開始海水先後退,10分鐘後就開始回升,捲起了巨浪橫掃陸地。襲擊宮城縣吉濱的浪高,曾達到了24公尺的記錄,襲擊續黑灣的浪高,更達到了30公尺。
上面提的這些地名有沒有感覺很熟悉,宮城縣、岩手縣不就都是此次的重災區,這表示就防災的角度來看,這些地方本就是海嘯侵襲潛勢非常高之處。
又如上次台灣的八八水災不也是如此,根據衛星空照圖居民所住的原址,在50年前本就是河道的一部分,後來在彎曲內側淤積成一片土地,所以大自然並不是故意要傷害我們,那只是趨向平衡的一部分,防災就是告訴你,根據歷史經驗,它遲早會來,甚至來的比歷史經驗更大更快,而我們必須先準備。
全文照片 http://blog.xuite.net/erickhera.tw/nomore/43304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