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書的培剛,已拜讀傅佩榮教授的著作多年,很開心此次可以在華人講師聯盟聽到他的演講,也謝謝傅教授在書上的留言鼓勵,包括論語中的:「人能弘道」和老子上的:「自勝者強」,希望持續到世界分享快樂希望愛的我,會好好珍惜這兩句話,並時時以次自勵。
而這次在聯盟和二月份壽星老師一起慶生,也是生日前吃的第一份生日蛋糕,真是感恩,這一年也會是自己一個新的開始,出書是眼前首要的目標。
其實這場演講,要特別感謝張淡生創會長,因為有他華人講師聯盟才能連結越來越多菁英,而因為他和傅教授是好朋友( 據悉也是牌友,如果有一天我能在旁邊觀戰該有多好,大師打牌應該張張都是學問,把把都能學習人生吧XD ),因為這份交情所以傅教授才願意特別來聯盟分享。
也許台灣對於傅教授認識的比較限於對史哲有興趣的人,因為他很低調也不上台灣的電視節目,但他在大陸可是非常非常的紅火,特別是現在中國對國學興起一股學習的熱潮。
在最認真專業的志明老師引言分享中,提到傅教授的繁體和簡體著作259本堆起來高達七點五公尺,讓我想起李敖大師說的著作等身,沒想到傅教授的著作早已經遠超過自己的身高數倍了。
傅教授在解讀易經前,先參考過超過四百個版本,每一個字都反覆揣摩,有空應該先聽和看哲學與人生和易經與人生。
志明老師還提到過去的學習心得,成功人生從明確的目標、全力以赴、自得其樂到提昇心靈。最後一張王牌,強調天道無吉兇,而四大聖哲是孔子、佛陀、耶穌基督和蘇格拉底(沒有經過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最後也提到學哲學要能培養智慧、發現真理並映證價值。
傅佩榮教授從2006年開始到大陸去講課分享國學,在出發前占到了一個「姤」掛,一陰爻對五陽爻,他知道此行前去雖然壓力大,但收獲也都會不小。
傅教授建議大家在30歲前應學儒家、到了40歲學道家、過了50歲就應該學易經,接下來分享這三個階段和三本書:
儒家(人文主義) :
三十歲前學最好,強調「真誠」當人不真誠就會變得愛計較,這是由內而發的一種快樂力量,也是最大的力量,失去的心可以再找回來,這就是真誠的力量。
所以人性皆應向善,且應擇善固執,有原則但能變通,所以孟子曾說雖男女授受不親,但嫂嫂掉到水裡當然要先去救。
孔子有天下朝回家,僕人跑來說馬廄失火了,但孔子卻先問有沒有人受傷,這表示孔子重視人文主義,不會因受傷的可能只是下人就不關心,畢竟人人生來平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總結:對自己要約、對別人要恕、對物質要儉、對鬼神要敬。
道家(四十歲後讀,自然主義,化解以人類為中心的想法,讓萬物的價值都可以體現出來,比方草不比花差,萬物不比人差):
更多全文和照片http://blog.xuite.net/erickhera.tw/nomore/426457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