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月號的管理雜誌Managenent Magazine封面寫著「領導Me世代」,到底什麼是Me世代呢?
管理雜誌中提到美國心理學教授珍‧湯姬(Jean M. Twenge)分析累計60年、超過130萬人次填答的問卷資料,發現目前20~30歲的年輕人有個共同特徵—極端自我,因此稱他們為Generation Me,簡稱GenMe,中文叫做Me世代…
在中國,他們叫八0 後,在台灣,稱他們為七年級生,跟十年前的X世代不同的是,這群職場新人所形成的代溝問題更為嚴重,與主管們的關係也更緊繃…
所以Me世代是指自我本位主義的一代,權利意識強烈,凡事較計較,人際互動問題多,較缺乏同理心。同時他們也是獨立性低的依賴世代,過度倚賴父母,直到大學或就業階段,父母仍然高度介入子女生涯規劃與就業情況,之前天下雜誌也曾指出這就是所謂直昇機父母。
管理雜誌又分析Me世代生長環境五大特徵:過度呵護、強調自尊、較少承擔責任、重視自我實現、競爭壓力遽增。以及Me世代五大價值觀:追求自我、財貨主義、享樂至上、講求平權、衝破框架。
其實如果真的有所謂的Me世代,我想真正的他們也不喜歡被分類或貼標籤,如同年輕一代對草莓族的說法,也可能會覺得這樣比喻過於以偏蓋全,不那麼公平。
以培剛這些年的多方學習和各階層觀察,若是和新世代的學生相處,有一個很重要很重要的原則:「千萬別拿出一付已經很瞭解他們,一付自己懂的比對方多的樣子。」
培剛也提出以下幾點和Me世代及年輕族群相處的建議:
1.我們都曾年輕也非完美 à 反求諸己
我的演講方式非常生動活潑,過程輕鬆愉快,也因此無論什麼樣的族群,接受度都頗高,當然年輕族群也不例行,過去在學校,我也從國小講到高國中和大學研究所,還包括特殊教育和成人教育,目前就差幼稚園了XD
然而,有沒有人聽我演講時在睡覺的呢?答案還是:當然曾經有過。也許一百位可能只有一位,但我看到時候一點也不會不開心。
首先我會持續把焦點放在願意也認真聽的學生身上,沒有必要為少數個人影響到自己情緒,和犧牲其他同學好好學習的權利。其次,我會思考自己是不是還有什麼可以改進調整之處,總之一切反求諸己。
畢竟我們在人生旅程中,或多或少,都曾經在某堂課或某場演講中睡著過,所以我會用更大的愛和包容面對睡覺的學生。也許是他昨晚讀書太累,也許他身體不舒服,也許他全無人生方向或還沒有真正開竅,所以對一切都覺得沒有興趣…
總之別急,再給他們多點時間吧,然後在心中默默獻上祝福。
(未完)
全文照片http://blog.xuite.net/erickhera.tw/nomore/420232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