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在講,什麼是創意,如何發揮創意,但還是有很多人跟我說,聽了雖然都懂,但是,自己總覺得仍然沒有什麼創意。為什麼?
我必須要回到學員的一個很基本的概念:你學創意的目的在哪裡?很多人說想學創意,但從來沒想清楚,自己學創意的目的為何;也就是說,費了許多時間學創意,結果可能根本沒有用武之地。
寫文案需要創意、設計需要創意、企劃需要創意、表演需要創意,甚至科學研究也需要創意。我們倚賴創意的地方如此之多,如果自己沒有一個定向,要如何把創意學好?創意是一種沒有定向的養分,當它灌注到你的天靈蓋後,就像是汽油進了油箱一樣──那麼,你到底是房車、跑車、挖土機或是飛機?如果連這點都沒先搞定,創意如何起動呢?
因此,我們在搞創意的人,通常都有一些自己長期關注和喜愛的目標,並且對此大量蒐集資料,這些資料會存取在記憶中。而當我們進行創意的發散思考時,這些資料就會像經由搜尋引擎的關鍵字一樣,被一一列舉出來,好讓我們進行排列組合的動作。因此,切勿以為創意只是一堆的胡思亂想,事實上,每一次的創意,都有著「時間的痕跡」。
也正是這個原因,創意難免又和智商有點關係,而所謂的智商,就是指知識庫的大小。但這不代表說,知識/智商越高的人,創意也越高。根據學者Lubart的研究,智商若低於120,則智商與創意成正比;超過120則無太大影響。換句話說,好的創意人在智商上,多半有點門檻,這個門檻意味著他們比別人花更多的心思,在蒐集資訊與知識系統的努力。等到門檻一過,所有的創意人都是平等的。
所以說,你沒創意嗎?那就先想想,你到底想把創意放在哪裡好好發揮?然後開始挽起袖子、張大眼睛,苦幹實幹的搜集資料。這就像是「資源回收」,撿了一堆東西回家放,等到需要的時候再重新組合,垃圾不需要二十年,又會變成一條好漢──這就會是你期待已久的創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