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被我輔導過的老朋友來看我,他打算自己創業,來問問我的意見。我們聊了很久才切入主題,原來是他不打算出資,希望運用別人的資金來開創自己的事業。通常這都是人們想做合夥生意的第一個背景因素,也經常是合夥事業失敗的主因。
當然我不是說自己不出資就一定失敗,而是不出資,如果還抱持著不適當的心態,並以此做出不適當的行為,就會導致整個事業一開始就注定失敗。那麼,到底是什麼心態會導致失敗呢?就是不出資,還打算打算擺個大老闆的心態。
如果不打算出資,應該用「專業經理人」的想法,才比較容易成功。這又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先想想,股東們願意把錢交給你,尤其是在你不出資的情況下,像是交給銀行一樣,冒著「完全的風險」,憑的是甚麼?全憑著的是對你的信任。如果我們還擺個大老闆的派頭,那麼誰會「繼續」信任你呢?你有看過哪家銀行對存戶頤指氣使呢?再進一步討論不出資合夥生意之前,我先談談我兩次和銀行交手不愉快的經驗:第一次我參加一家銀行的零存整付計畫,幾年後,我以為計畫已經結束,我讓客戶把顧問的款項匯入這家銀行,之後在我提領現金出來用的時候,突然發現存摺上多了筆利息的費用,於是我跑去這家銀行櫃檯詢問。原來,這個計畫有個但書,如果我沒有書面申請取消,則這項合約繼續生效,我提領現金等同是定存借款,所以他們要我支付利息。當然我想都不想就和這家銀行解除定存合約,再也不和它往來。第二次是我因為做生意周轉,向銀行借了筆錢,結果銀行調整利息,竟然沒有通知我,只差33元,扣款沒有成功,他們竟然把這期應付帳款累進至本金裡,在下一期多提高本息還款金額。當我一發現之後,我立刻從存款中提撥一筆現金把這項貸款還掉,也不再和這家銀行往來。雖然他們不斷說明這是自動減輕我的現金周轉壓力,但在我眼裡,這就是銀行設的陷阱,變相增借款多加收利息的方法。
和銀行往來信任都如此脆弱,何況適合資生意呢?很少人投資一項生意是打算賠錢的,尤其是資金裡面沒有負責人自己的錢,大家難免會懷疑你「會不會小心地」用錢。不是自己的錢,難免有時候不夠「心疼」,雖然不一定花錢如流水,但是總有可能不是花在刀口上。雖然事實或許不一定如此,但股東們總會有所懷疑。加上把自己擺在高高位置上,彼此的裂痕就免不了。
我們在公司上班當個上班族,尤其是擔任高階經理人,和不出資的合夥生意很類似,如果公司發放股份給我們,情況更加相似:「一樣是我們不出錢,而是花精神、出自己的工作能力。」那麼這個時候,老闆怎麼信任我們呢?重點就在於我們的心態和做事的態度。
...(未完)
全文詳見:http://www.wretch.cc/blog/bluewhaleh/165676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