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學習@台北市錫瑠環境綠化基金會 介紹象山公園生態與環境,如大家點進去影片就可以觀看象山公園20個景點與原生植物、動物生態等,圖片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hsiliu.org.tw/photos/p.4488894281175132/4488894281175132?type=3 基金會講師與工作人員運用藝術創作的能力,用圖像呈現上面網址可愛的景點與特色,不僅包含象山特色,也讓觀看的人有別於一般導覽圖制式的感受,大家可以多多閱讀與觀看,能對象山有更多了解。
生態與我們之間關係 而在這次象山課程學習,可以讓我們去思考一件事情就是生態與我們之間的關係,其實我們常常因日常的忙碌很少與我們住的生態多多認識,這不只是自然的生態,有包含社區生態、人口生態、心理生態等,而自然生態是我們最容易也比較直接能夠接近的。
試問自己是否很清楚自己住的地方,以自然生態為例的話,有哪些生態呢?像筆者之前住員林,就會聯想到過去著名景點百果山;剛好工作住基隆,就是海洋公園、砲台等,象山導覽只是一個契子,讓我們知道社區中公園型態、建築、特色,但你將這個契子放大,就能思考我們到底對自己社區知道些甚麼?這非常重要的,當你知道些甚麼才能產生認同。
了解生態產生連結 當你對自己生活地方了解後,你才會慢慢對這個地方產生認同,也開始會去注意這個地方的發展,好的地方與壞的地方;例如,像象山導覽,有提到公園有一個台灣原生的樹蛙棲息地,因而園方為了保護樹蛙棲息,因而在建設上特地保留樹蛙棲地,且設計可以共存的公園景觀。這也是我們常在新聞看到地方發展與自然生態間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