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視訊科技成為媒介 讓訊科技成為媒介,就是提醒社會工作者應用的熟悉度,其實今年疫情爆發後,很多學校和實體課程開始改為線上運作,你會發現大家都會被這個媒介所干擾與害怕,比起原本熟悉的YOUTUBER或自營媒體,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嘗試,教課、上學、運動活動、社交,但隨著疫情持續這階段,又能看到相關線上科技使用課程興盛,也慢慢看到大家開始轉換原本工作模式,怎樣方式可以在線上使用,因而視訊科技不只是工具,而是表現你自己的一個方式。 例如包柏線上上課時,就會發現有的講師偏好某些視窗應用或背景,其實你再去更深的看,這就是這講師本來的個性展現,且視訊科技還是可以傳達當事人的情緒、表情、感受,所以如果你想讓人家感受你的溫暖,除了口語使用外,用個你喜歡的背景作為活動開始與分享,也是活動暖身的開始。
兩點反思: 一、 科技普遍性與配套方式 記得以前大學時,當時電腦已經普及化,老師開始要求同學的紙本需要打字印出,後來在報告分享時,有位同學就分享說他家住山上沒電腦,讓他必須到山下網咖打報告有點不便,這可以讓我們思考服務個案是否有這些通訊設備,或是他所合適的通訊設備,而不是工作者習慣的,了解後就能避免一些真實狀況的不便,也可以因應這個作一些配套措施(不管是工作者或個案);例如包柏自己發現LINE是大家最常使用且方便,不管事服務個案、學生、上課等,LINE是變成作容易使用的通訊設備(無打廣告嫌疑)。
另外,在正式活動前幾天確認對方與自己使用狀況,避免屆時連線出問題。再來就是使用這些器材,需要那些輔具工具幫助視訊家訪更順利,如耳機、麥克風、濾鏡等,網美鏡如社工想準備也不反對(XD),這都是可以思考的。
二、 關係的建立 不要忘了,不管是線上,或是面對面,好的關係建立、環境建構都是需要的,如沒有只會讓對方感覺不自在或不尊重,例如,之前新聞報導,很多老師都會看到學生父親穿內褲晃過鏡頭的插曲。所以囉,建立良好互動關係與環境建構,還是社會工作者與案主重要的優先議題,如果沒良好關係建立與環境,有再好通訊軟體都是白搭的。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進去,去理解和連結科技如何與你的服務工作發展的可能性,最後祝大家都能成網紅、疫情早日平安。 照片取自:台中社會局PPT 包柏社工師痞客邦 https://bluebutterfly520.pixnet.net/blog/post/353835409-E58C85E69F8FE7A4BEE5B7A5E5B8ABE7A4BEE69C83E5B7A5E4BD9CxE8B387E8A88AE7A791E68A80E69687E7ABA0E58886E4BAAB?fbclid=IwAR0q6dIv9TWeuylMIqRCWOWDtgH5Q0aO6sT6S1TvJxa95ceZ01BQeSEA_U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