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很喜歡看書的人,因為閱讀可以拓展視野,讓你的思維和想像力可以不受空間區隔的遨遊到世界各地,甚至是瞬間轉移到宇宙的每一個角落(念力遠比光速更快^^);閱讀也可以不受時間限制,盡情浮漂在時光河流裡每一個你喜歡的片段,過去、現在或未來都可以,只要你好好的融入其中,就彷彿搭上了時光機並擁有了任意門。
每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時間也是有限的,我們更無法走過與別人同樣的路和人生旅程,但當我們閱讀,就可以用他人的視野和筆觸去看看這個世界,特別是,每個人眼中的世界都不相同。比方一本傳記可是濃縮作者一生的精華,我們短短花幾個小時,就吸收了作者最大的體會與心得。電影也是如此,每看完一部電影,我就覺得,我又完整走完了一生似地,用一個全新的角色,面對全新的生活環境,與全新的人相處,一起寫下了這個全新的劇本,總能受益很多。
從畢業到現在短短幾年裡,我閱讀過的書籍雜誌超過上千本(但數量不是重點,這也不過是茫茫書海中的滄海一粟,而光這一粟就已經讓我房裡的活動空間受到很大排擠了^^),這對於自己內心與精神上的充實和豐富,很難用言語表達。通常大家都記得肚子餓要吃飯,卻忽略了精神和心靈上的飢渴,時間一久,便可能會嚴重的營養不良,影響了自己的生活與未來。
其實我在求學的過程中,雖已經蠻喜歡閱讀,但卻沒有那種“求知若渴”的感覺,或許是因為被傳統填鴨式的教育所限,課餘有時間也不會很想長時間一直看書,但儘管如此,大概一星期還是會看上個一本課外書。
而現在每天至少閱讀一本書的習慣,其實是在當兵時養成的,當時入伍大約三個月後,我突然發現自己很明顯的變笨了,因為在軍中說一就是一,叫你左轉不能右轉的訓練下,思考力很容易僵化,畢竟最好的“服從”,是不希望你思考的。
當有此深刻自覺後,我開始隨身都帶著書,只要一有休息時間,大家看海賊王,我就看書;大家抽菸聊天,我就看書;大家搭車回家時睡覺,我也在看書。特別是當時在岡山工兵學校受訓,搭火車回家一趟都要4個小時,在車上沒位置,我還訓練了一身站在火車上看書邊畫重點,幾乎不受晃動影響的好本領,久而久之,天天看書也就成了一種習慣。
在我比較早的學生時期,大概十多年前吧,那時剛上台北工專(相當於高中),在台灣特別有兩位作家(一男一女很公平^^)的書我很喜歡,也算對我後來的寫作興趣與思考帶來了啟發。雖然我讀的土木工程所需看的教科書都偏生硬,但他們的作品,無形之中給了我很多較為柔性的薰陶。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