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多數的主管並不喜歡績效考核的活動,甚至於會將績效考核當作是每年度例行性卻又無法迴避的苦差事,因為考核的結果往往難以做到皆大歡喜,因此打考績也就意味著主管必須扮演黑臉的角色,甚至於可能會因為部屬對於考績的不滿而爆發衝突。
然而,績效管理績效的良莠,無論是對企業的競爭力、對組織未來的發展、與人才的培育來說,都具有非常重大的影響力,甚至說居於關鍵性的地位亦不為過。組織如何才能夠更上一層樓、如何避免一再重蹈覆輒、如何汰弱留強……在在都必須透過績效的考核。
陸企阿里巴巴在短短幾年內竄起,良好的績效考核制度至為關鍵,因此引起諸多企業群起仿效,然而,根據阿里巴巴相關人士(人資主管)的說法,幾乎沒有一家企業能夠學得成功,這是因為縱使相同的制度(例如:平衡計分卡、KPI、ERP、CRM、EAP…),在不同的企業文化運作下,也無法得到相同的效果,換句話說,組織的價值觀才是管理制度運作成敗的關鍵。
準此,企業績效考核的制度必須先贏得執行者(亦即負責考核的主管)的理解與充分認同,大家在共同的價值信念下,才能夠發揮預期的效果、避免不必要的誤解與反彈,也才能夠真正落實績效考核的目的。 簡而言之,績效考核目的的達成,除了企業本身的文化素質要能夠合乎要求之外,借助外力來促進更是一項可行的策略,準此,講師或顧問的選擇就至關重要了。筆者曾經在多家企業執行績效考核的課程,深受好評,我想這是因為敝人擁有企業管理碩士與心理學的專長,擅長運用專業手法引導學員,並且也有工學士的背景,和工科背景的學員也能夠以共通的語言溝通。
本課程的執行會根據各家公司的現況需求量身剪裁,講師會精心設計相關活動演練以及透過課前訪談,了解企業的期待與需求,藉以形成嚴謹的論述,在課堂中導正學員的錯誤觀念並且強化主管落實績效考核的決心,透過相關績效考核技巧的學習,以期能夠協助企業順利執行績效考核,並落實獎酬制度,有效落實訓練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