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跟投資理財蠻類似的,很多人研究都不研究,懂都不想懂就去投資,那就真是「風險極高化」的表現。例如「基金」,大家說買就跟著買,只懂區域、屬性或風險指數之類的就以為自己很懂了。
什麼是基金?簡單來說,就是你把錢交給一個基金經理人(或團隊),如果賺了,他分的比你多很多(或許4:1),如果虧了,都是虧你的。沒想到天底下還真有那麼好康的事,我可以拿別人的錢投資,穩賺不賠,投資的細部資訊還可以不需透明化。如果有一天,基金真虧太多,基金經理人(或團隊)只要收掉,換個新的基金名稱然後再開始招募就好了,一切虧損都是投資人的,這就是基金。
下次千萬不要再劈頭就說投資股票比投資基金風險高,我認為風險高低的關鍵在於-你是不是真的願意花時間研究瞭解你的投資標的物是什麼?為什麼要投資?投資多少適當?什麼時候要投資?什麼時候要結束投資?這幾個簡單的問題,很多投資人連想都沒想過,或者,他只是想想。
我不是理財專家,不要問我要怎麼投資,更不要叫我報名牌,我只是想用這篇文章順便提醒大家「FQ財務智商」真的很重要。我們自己都應該要有判斷的能力,而不是「專家」說什麼就什麼。FQ高低會影響你這一輩子,但只要你現在願意學都還不遲,可以到書店買書或上網找資料,如果希望能進一步提升就把「富爸爸、窮爸爸系列」的書看一看,記住是系列,不是那一本。
很多人以為清崎的窮爸爸只是個不成功的窮人,非也,那可是他自己敬愛的親生爸爸。他親爸爸不但是大學教授,還曾經擔任夏威夷教育的最高官員(或許就像台北市教育局長之類的吧!)這樣一個高學歷、高知識、高社會地位的人卻成為清崎眼中的窮爸爸,最後窮困不得志、鬱鬱而終,為什麼?當然一定有原因。
如果可以從你的腦中(或口中)拿掉一個詞,希望你拿掉那句「我知道」,一個喜歡說「我知道」卻不去做,做不久或沒辦法持續做下去的人,或許最後下場還可能輸給那個「不知道」的人。(我猜,清楚知道自己怎麼掛掉然後悔不當初的人,可能還是比那些不知道自己怎麼掛掉的人痛苦吧…呵….^^)
最後分享一個網路上的影片,而裡面那段關於影片介紹文章來自於我一個有心於教育,也非常有自己想法的朋友,她的「思考致富工作室網站」。
http://diary.blog.yam.com/prettysoeasy
再補充一下,思考致富聖經是成功學大師拿破崙.希爾的書,是成功學的經典,這是本我建議每個人都應該買看的書和卡內基的人際溝通同等級,不過那本書真的比較深,如果將來看我推薦這些書遇到什麼問題歡迎找我討論^^)希望大家看了這篇文章,能夠慢慢~接受改變~願意改變~並開始改變……by徐培剛2007.08.24
更多內容 http://blog.xuite.net/erickhera.tw/nomore/186687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