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問題來了,相信這也是許多社會新鮮人同樣的問題。我應該再出國讀書或先工作?我出社會第一份工作應該先做些什麼?哪個領域?我的興趣很多,商業、管理、運動、音樂或寫作…等,這些自己雖然都不夠精通,但相信只要堅持一個方向或許能因努力而有所成果。
然而,真正最適合我的舞台在哪裡?在哪裡?這個問題在我心中不斷的反覆,彷彿回音似的在那不停迴盪著,我也開始不斷的思考,曾經有些方向也有些模糊的答案,但是都不具體也不夠明確。幸運的是,我無時無刻的想,想的很深入,不只是隨便想想就算了,再加上當兵那段期間吸收融會書中的許多精義後,也才慢慢收斂出一個明確的目標。 在我所看的許多書和雜誌之中,天下雜誌347期面對中國(世紀難題)裡的內容便深深影響了我,特別是那一篇<地球養不起>更讓我猛然驚覺,假設有一天我幫助了很多人,他們因此生活的很好,那麼地球就真會是和平快樂、世界大同的嗎?又倘若大陸有幾千萬或一億的人生活水準跟台灣人一樣,甚至到了美國人的生活水準,那麼地球哪來那麼多資源養大家?到時候是不是又會因為資源不足而起紛爭,甚至發起更大更頻繁的戰爭。 若此,生靈塗炭、世人苦難的悲劇不就又重演了? 此外,前陣子剛得到奧斯卡最佳記錄片的「不願面對的真相」一片,美國前副總統高爾也親自闡述嚴重的溫室效應問題,影片中的畫面更是一幕幕都深刻的印在我心中。包括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和全球第一高峰喜馬拉亞山的冰河都以驚人的速度融化、史上最熱的十年都發生在最近的十四年、海洋的溫度急速上升,形成更多威力更強大的熱代暴風和颶風、甚至因為冰層與冰層之間的距離變得太遠,北極熊已經沒有體力游得那麼遠,於是牠們第一次被淹死在海中…
多了這些新疑問和震撼後,我聯想到宗教一直是能安定人心的重要力量,所以也再重讀了凡四訓和證嚴法師、星雲法師、聖經等有關宗教的相關書籍,希望能從宗教裡尋找方法或答案。
幸運的是,從中我真的深深領會到,教化世人的工作是非常重要且有用的,如果大家能彼此相愛,能有更高的道德標準,好好珍惜環境,做什麼事都能想到他人,不全以利己為出發點,那麼,就算資源不夠,只要往善的方向努力,不要再用爭奪、戰爭等負面方式墮入生存賽局中,那地球似乎還有救。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