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策展人」的10個關鍵》-下
關鍵六。善用科技,讓展覽打破限制 有些非商業目的的策展人,可能擁有龐大的收藏品,作為興趣分享。運用科技分享展品,就不會被實體的保存和呈現方式所限制住。一旦數位化,即使閱聽眾只是在網路上欣賞討論分享展品的照片及影片,都能持續產生連結與互動。
關鍵七。主題明確,累積閱聽眾的期待習慣 有時,在投入大於報酬的情況下,策展人偶爾調整更新頻次和內容是合理的。但最好能有固定的模式或主題,才能塑造出策展人的獨特形象。例如是「知識專家」、「大胃王」、「玩具達人」⋯有時也可以呼應節慶與當時議題,塑造不同的交流氣氛。
關鍵八。不一定能樣樣精通,但要面面俱到 實體的展覽有很的細節要處理,甚至牽涉費用與參展廠商、主承辦單位的利益。數位策展人則必須運用新媒體和新科技,才能使展覽脫穎而出。策展人必須要能主導展覽、控管成效與內容、行銷與溝通。有時團隊的支援能更有效率達成目的,但策展人才是靈魂人物!
關鍵九。分享沒關係,內容要尊重來源 沒有足夠的自製內容沒關係,品牌也不可能天天拍廣告,再厲害的小編們也是會靈感枯竭。尊重資料來源,用註明出處或連來源一起分享是好作法。不要「借圖」還把別人的LOGO給裁掉,或是故意只剪部分影片卻假裝自制。同樣的,自己的作品也要註明,免得被人「致敬」還不知道。
關鍵十。再多理想不如親手實踐 實體策展通常是場硬戰,決勝也常在細節與落實度。而數位策展則是馬拉松,要長期經營、測試、建構、調整,自有內容創造和相關資源連結。要是做到虛實整合時,那更要隨時注意發展和表面危機。有時興趣群體會突然熱情,卻有有時若即若離。
老編很喜歡實體策展的過程,因為能具體看到展場、展品、表演,甚至因為有明確起始點,有時要結束了還會小小惋惜。而數位策展則是經營一個理念、想法,可以是企業、品牌,也可以是自己。想成為策展人,可以是大展身手的機會,也可以是「Just something I can turn to」。
王福闓 品牌再造學院 院長 凱義品牌整合行銷管理顧問公司 負責人&總顧問 中華整合行銷傳播協會 榮譽理事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