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策展人」的10個關鍵》-上
對於很多中小企業來說,更多的努力才能生存下去,當然不少人選擇透過參展來增加曝光機會,也能透過整合與資源連結讓效益極大化。不知不覺,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展」、「show 」,有時是企業或品牌精心設計的操作,但更多的是消費者自己對於資訊過量的恐慌,和「使用與滿足」的對應。 品牌管理者、整合行銷主管及策展產業相關公司,都在學習如何在新媒體時代善用會展行銷,老編過去長期從實體展會到虛擬社群,協助並培訓展會人才,對於新一代的「策展人」有些不一樣的想法。以下將與大家分享成為「策展人」的10個關鍵,有興趣的歡迎討論交流。
關鍵一。只要有心,人人都是「策展人」 策展人指在展覽活動中擔任主責管理、溝通協調、行銷策略的專業人員。但卻不限主題,或是平台。有人喜歡每天分享好文章、美圖,有人負責擔任企業主題分享,甚至有人喜歡曬收藏、生活。
關鍵二。策展要有想法,更要有創新性 實體策展因為成本高,相對來說要有明確的主題和獲利模式,但若是最作為IMC的延伸應用,則重視品牌溝通與體驗。而數位策展可以是自發性、實驗性,更可以運用多元的新媒體來展示、傳遞訊息。
關鍵三。言之有物很好、獲取記憶點才是王道 有人透過撰寫知性或專業文章增加專業形象;有些youtuber 喜歡用「狂吃」、「惡搞」、「表演」來維持內容的豐富度,實體展覽更重視展品與展覽視覺的能見度。不論是使用哪種載體,合適的內容和讓閱聽眾著迷才是重點。
關鍵四。定期定時的更新,愛惜羽毛與內容 實體的展覽,展品的保管和陳列是很專業的事。如同品牌的策展人要不斷的管理和更新各個展示平台的內容,有時是影片的品質、有時是留言的回應。而「獨立策展人」的展品就是自己及其創作,要讓人看到一致的呈現和形象,也很重要!
關鍵五。得到社群的認同,也不要害怕失去 通常策展人會擁有一定規模的訂閱戶、追隨者或好友,也有些只是淺層的追隨者或閱聽眾。當為品牌策展時,保護品牌形象與資產是工作。但若是「獨立策展人」,可能有鮮明的理念與價值觀,若是一昧的想討好閱聽眾,只會失去個人特色和風格。
王福闓 品牌再造學院 院長 凱義品牌整合行銷管理顧問公司 負責人&總顧問 中華整合行銷傳播協會 榮譽理事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