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領導激勵:年紀輕輕就叫自己「董事長」好嗎!
曾有一位大師跟我說,不屬於我的位子,就算現在給我我也坐不住,我覺得很有道理,但是還是有人坐住了,而且做的很穩,我記得這位老闆常常說的最有名的一句名言就是:「責任越多,權力越大」,但是卻不知下面的員工有很多人責任很多,做的要死要活,但是權力卻沒有很大,原來這句話也是要看人說。
37~8歲就已經開始經營一家木地板工廠,外銷導向為主,賣的地板算是很高價,也很特別,靠著幾位合夥人每個人投資500萬開始起家,還有老外股東貿易商對歐美市場的瞭解,原本的想法只是試著玩票性質看看,每個股東撥出一些錢,投資三年如果沒有搞出成果就趕快撤,天時地利人和,在民國90年代跑的很快,幾乎年年都賺錢,也常常得到政府外銷的表揚,擴廠甚至還吸引偶像劇到公司拍攝,每年差不多賺個7~8億的,最高有達10億,傳統產業能有這樣的成績著實讓人羨慕,這位老闆原本自己的頭銜是總經理,很快的就改成董事長,現在應該40好幾了吧,如果你一見到他,不會認為他是董事長,因為確實不像,很多人會說他有什麼背景呢?為什麼可以跑那麼快,又可以統領公司那麼多人,很難想像它只是高職夜間部畢業的,幹過修理摩托車的小弟,之前的工作只是在賣車,看起來的確沒什麼本事!對企業管理完全不懂。剛開始經營公司時,創業維艱當然是先把家裡的人通通拉進來幫忙,股東也佔著高階經理人的缺,隨著公司逐漸規模坐大,不斷的增資,沒辦法在跟隨的股東就只好降為課長,原來公司初期用人完全不搞人力資源那一套,有本事能力的,可以有良好的升遷管道,有錢可以買下經營權才是王道。
40歲你還在幹什麼狗屁不得志的事呢?事業是否有一定的作為與基礎呢?還是你只是一家公司的小嘍嘍,每天被使喚來使喚去呢?別被表象騙了,事業經營並不是比較跑的比較快,而是比誰跑的比較久,外在頭銜像上述好聽其實要承擔很多事的,肩膀會很累,每天公司開門三件事員工的薪水就要出去,部門的主管每天野心勃勃,絕對不是只有想搞好自己部門的事而已,結果最後你只換來別人叫你一聲董事長,表面好聽而已,很多人年紀輕輕就想飛黃騰達,創出一番大事,我覺得很好,一個男人本來就是要有志向,能有外力相助你會做的更好,但是並不是每個人肩膀都可以擔的住,上面這位董事長其實也沒那麼簡單,長久相處下來你就可以發現他也是深暗商場詐術之道,不只分化了股東的權力,還讓股東在外頭狼狽的留下臭名,讓所有員工誤以為是股東背骨與反叛,小股東也不敢吭聲,確實做大了位子,很正常的原理:公司永遠不可能同時有兩條龍,剛開始我需要你的資源的時候,什麼都好談,什麼位子都有,一旦開始做大的時候,就要開始角力誰能獨當一面,缺乏政治頭腦的永遠是輸家。
詳細資訊:https://goo.gl/D14Zy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