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文創營運:磚雕工藝如何建立行銷策略與行銷通路佈局
與建築室內設計業異業合作之可行性 過去紅磚頭瓦片是藏在建築體的裡面,作為結構的一部分,十分的不起眼,但隨著建築水泥技術的演進,傳統紅磚頭燒製工廠逐漸沒落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有些工廠老闆嘗試著要開始轉型,建立觀光工廠的特色,期待能建立不一樣的營運風貌與利潤效益。
我喜歡過去三合院的建築特色,但是如果聚焦產品利用性,可能目前台灣高樓大廈的狀況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重新接受這樣的設計風格,就台灣目前的狀況來說,把磚雕變成一項藝術品與工藝品,價錢從幾百元到幾千元或是幾萬元的藝品品都有,在目前少量創作的概念來說確實有達成其效益,設計的理念就顯得很重要,大部分都會沿用過去的生活模式作為創作理念的來源動力,很簡單,大家也都看得懂,銷售方面照道理說台灣各地區應該都有銷售通路與管道,但顯然創作者並不是一個很好的行銷者,所以各項特色作品就只能深深的藏在家裡,事實上我們都知道作品是死的,所以需要加註人文故事與意涵,並正確的傳達想要的顧客群面前,簡單的說你還是要倒入企管科學研究的精神,先去了解一下你的創作在市場上符不符合利基點,顧客喜愛什麼樣的特殊性,多說一些顧客想聽到的事、你要在什麼場所正確把資訊傳遞給目標客群。
磚頭是一個材料,我覺得可以更好,作為建築材料或是室內設計的素材,就像是陶藝一樣,泥土就是他的素材,怎麼把簡單不起眼的材料發揮出來就是設計師與工藝師的責任,美術的情感面的確是無價,所以各方在創作的時候,總是會憑藉著自己的感覺形塑產品,但是也請大家記住你的創作還能導入什麼不一樣的精神需要多多思考,就像是梵谷的繪畫一樣,在當時根本沒有人能認同這樣的繪法,但是卻替後世帶來了新的美術藝術史。
詳細資訊: https://coco-master.weebly.com/master25991211092915136939/master98960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