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因連續幾天演講行程很累全身痠痛,才第一次自己跑去按摩,去的是間中醫經絡按摩,收費較合理,但還是沒有按摩天堂泰國便宜啦。
沒想到幫我按摩的師父竟是大學畢業兩年,他說因為大學畢業後覺得自己沒有一技之長不行,所以就開始學習美容和按摩,現在每月也有穩定的三~四萬元收入,比一般的碩士生的起薪還高。
反觀我有個朋友只是高中畢業,但提早出社會經過多年的挫折摸索,現在已經是一間網路行銷公司的老闆,做的有聲有色累積不少資產。
我想起了古人常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以前的人覺得只有好好讀書才有出人頭地的機會,所以如果照排行士、農、工、商,可見商人在古代並不是被看重的行業,只有考個狀元當官才是王道。
包括現在當紅的醫生和律師在以前的社會,也都不是非常被認同的選擇,因為大夫自己都可能因受到傳染而生病死亡,而訟師被認為都是在幫有錢人脫罪對付平民百性,所以職業趨勢的輪轉是非常難說的。
我們到底為什麼要讀書?
就現在這個功利主義的社會看來,似乎只有一個標準答案:「為了錢…為了錢…為了錢…」當然大家可能說的比較好聽,說為了更好的未來,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發展,更好的生活...
怎麼我們社會的價值觀會變成這樣呢?只要打開新聞都是在強調名牌豪宅,就是社會上搶劫偷竊,不然就是討論股市投資…
似乎越來越多人都變成了金錢的奴隸,覺得有很多錢才會快樂和安心,這和你賺多少錢沒關,不過這和你對金錢的價值觀有很大的關係。
以前的人辛苦讓孩子讀書到大學,是希望孩子可以有好的發展,但現在算一算,從高中、大學、碩士、博士…所付出的學費和將來的薪水看來,看來這並不是個非常好的買賣,尤其讀私立的學校更是如此,很多學生現在才一畢業就背負著沉重的學貸。
目前以台北市的標準,月收入五萬元以下的民眾就算「中低收入」了,一個好不容易讀到博士的學生,如果非常非常幸運才可能擠進大學「窄」門當個助理教授,但最高本薪也只有約4萬6,甚至比國中小老師約4萬8 還少。
如果讀書只是為了賺更多錢過好生活,但現在卻發現讀越多書不見得能賺更多。
那,我們到底為什麼要讀書?
更多内容 http://blog.xuite.net/erickhera.tw/nomore/30109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