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2012比起來AVATAR阿凡達是一部較具有教育意義的電影,也是培剛個人覺得2009這一年裡最特別的驚人之作,甚至值得再去電影院多看一次。除了精彩華麗的3D特效外,AVATAR阿凡達無論在創意的發想、故事的動人、細節的描述和人類反思等訊息的傳達,都有璀璨瑰麗讓人驚豔的超水準演出。
Avatar在梵文中本是指「化身」,而在印度哲學裡,則被認為和眾神在以肉體表現形式出現在人世間有關。而化身一詞還具有經深思熟慮後,因特殊目的而從較高境界「轉世」或「下降」的義涵。
所以劇中的人類和納美人合成的阿凡達,透過高科技的連結,讓人類可以用腦波自由操控阿凡達這個軀體,而在潘朵拉星球上有更多的「連結」例子,無論你要和動物和植物交流或是操控座騎,都必須先用彼此身上的一條神經鏈連結。
那就是一種「I see you」的連結,表示我感受到你了,而真正的連結是可以不需透過身體某部份,用意念就可以做到的,只是我們還沒有憶起那個能力的使用方式。我們一般常聽到的「瑜伽yoga」本意也有連結的意思,向內與自己的心和身體各部份連結,向外連結宇宙萬物。
所以無論是Avatar、I see you或Yoga,都是要告訴我們,宇宙萬物間,有生命無生命,有意識無意識,我們都是一體的,也相互依賴影響。
當人類為了爭奪資源準備和納美人交戰時,男主角傑克連結聖樹並請求幫助,納美人公主卻說:「她不會幫助我們,不會選邊站,她只負責保持平衡。」
沒錯,比方我一直認為根本沒有「天災」這個名詞,這完全是以人類立場想出來的,只要感覺大自然的變化傷害到我們,就稱為天災。事實上母體完全是中性的,比方有人稱地球的生態系統叫「蓋婭」,但她的工作只是盡力維持平衡,她並不會刻意要傷害或給誰什麼教訓。
發生水災和土石流的地點,當我們翻開歷史的照片,會發生那本來就是河道,既然是河的路我們蓋房屋在那裡,就很可能發生災難。之前某些臨海鄉鎮災後淤泥嚴重,其實那高度,才是本來土地的高度,只是因為地層下陷等原因,改變了本來地貌,它後來只是想補上去而已。
當森林裡的植物過度成長,土地的養份不夠,造成一些植物死亡或枯萎,突然某天可能就因天氣乾燥產生森林大火。當大火燒完之後,本來擁擠的空間頓時豁然開朗,燒過後的灰燼也成為土壤最好的養份,原本感覺是一場浩劫,但卻是新生命大放異彩各自鳴放的開始。
這一切並非災害或大自然報復,單純只為了要「趨向平衡」。
現在地球上最大的失衡問題,其實不是其他的,而是人類的數量成長的太快太多,才會造成貧富差距、環境生態、資源能源等許多面向的失衡連鎖效應,在還沒有找到解決之道前,我們都應該更珍惜地球上其他成員存在的權利,生物的多樣性也是我們最珍貴的禮物。
更多内容請閱覽 http://blog.xuite.net/erickhera.tw/nomore/29560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