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effectiveness與「效率」efficiency。 「效率」Efficiency一般指投入的資源和產出的成果的關聯度,關聯度越高,效率越高;而「效能」Effectiveness 指的是對預期目標達成的程度。
追求「效率」管理重視內部保持穩定、維持現況;而追求「效能」管理重視外在變化、追求創新。彼得‧杜拉克( Peter Drucker) 認為「效率」就是把事情做對(Do the thing right);而「效能」就是做正確的事情(Do the right thing)。「效率」和「效能」兩者不應偏廢,我們希望同時提高「效率」和「效能」,但「效率」與「效能」無法兼得時,企業首先應著眼於「效能」,然後再設法提高「效率」。
效能管理講求創新 現在談管理,更重視是效果。追求效果必然關心改變。隨著這些改變,企業要能發掘機會、改變現狀,講求領悟和智慧以因應改變。這是一種著重與外部連結的開放系統。
創新就是講求效果。 管理大師彼得. 杜拉克《管理的使命》(Management: Tasks, Reponsibilities, Practices ), 提出「不創新就滅亡」(Innovation or Die)的警告,他說,創新是可以管理的,所以出現「創新管理」(innovation management)。然而,創新管理追求的不是技術、不是研究發展或是專利,甚至也不是知識,追求的是「市場價值」。創新管理就是成果導向的管理,也是追求效果的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