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大小不一樣、格局不一樣...,員工教育訓練只有兩個小時,重點在於「職場安全」,例如:怎麼使用電器產品(吸塵器等)與怎麼正確使用拖把...,但是很多執行上的細節就是要靠個人的「悟性」。加上太多人把這兼職工作當作「臨時收入」的填補,沒有投入多少心思,所以來來去去的人之間沒有人在這專業上留下可以傳承的口訣、書面資料、SOP...。之後她確實也有樣學樣的跟那些前輩一樣,自己安排工作內容,重點是只要在四小時內完成該完成的那些項目。她是否有誤解老闆「以四小時薪資發包六小時工作」,大家可以自由心證,但是從我的角度而言,我覺得那是個人在執行工作時沒有策略應用。
說回到我的例子,我後來從「兼職行政」晉升到「營運經理」。我覺得關鍵是在我之後能夠把兩天的工作一天半做完、之後一天...,老闆發現我的效率很好,做事很有條理與辦法,執行的細節我都製成簡版SOP,一張A4紙就完成。關鍵是在有一次另一位助理去買膠帶時,沒有確認辦公室膠帶台的尺寸,買回來的一大包膠帶都過小,每次使用時就會發出輕微的「咖拉咖拉」噪音,老闆每一次使用,每一次抱怨。我聽了幾次,有次要外出去郵局時,順口問他需不需要我幫他帶回正確的尺寸的膠帶,他納悶的問我:「膠帶台的包裝盒早丟了,妳怎麼確認尺寸?」我順手把膠帶台的膠帶捲軸拿出來,回答他:「我只要帶這個去比較就知道了。」只是一件小事,甚至不是我分內的工作,我卻能改善小問題。不只這些小問題,後續他發現我在「面對問題時」總是會抱持著「一定有解決方案」的態度,我確實是這樣深信,因為所有的事情都是人搞出來的,能搞出問題,就能找出機會。只是看當事者怎麼面對與看待。
我記得我當時擔任行政工作時,總是會想著「怎麼減少問題」與「怎麼加快速度」,這讓我有一種打怪、玩遊戲闖關的快感。膠帶的尺寸這問題可大可小,但試問基層員工一天能面臨到幾件大事?或是一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