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求生術】運用能力優於擁有能力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6-02-03 文/陳青
若用另一種解法看「紙上談兵」,可以分出兩個層次:紙上,學歷或文憑那張紙;談兵,溝通能力,語言敘述能力。 我曾在臉書上做過小小測試:「當面試官問應徵者多益TOEIC成績時,應徵者A:『我考八百九十分,我那天要去考試前還因為太緊張有點不舒服,要不然,我的實力可以九百分以上。』應徵者B:『我三個月從五百分拼到七百八十分,我一直很喜歡英文,我認識了很多國外朋友,所以口語還不錯……』 請問如果你是面試官,你會錄取哪一位?」 選項一面倒地支持B。有人說A太臭屁,有人說A只是考試機器……至於B,不是誇獎他學習能力強(三個月進步),而是喜歡英文(把英文當興趣不是當才藝),另外應用能力與跨文化社交能力不錯(認識很多外國朋友)。A是「紙上」,B是「談兵」。 「怎麼說及如何運用能力」有時候比你「擁有什麼能力」還要重要。例如,有錢不是罪惡,但是如果炫富、擺闊……揮霍,就會讓人嫌惡。 如果每一顆小螺絲只想被利用基本功能如:「栓緊」與「連結」,而不願意多做其他功能,例如:傾斜時當維持平衡的小物,或是需要尖刺物敲開或搬開時的工具,小螺絲永遠只是小螺絲,就像是學了英文只是「學」英文,而不會「利用」語言進行社交、休閒,只發揮基本功能,就無法創造更大的效能。
更多上班族話題 請見yes123求職網:上班這檔事
文章原出處:自由時報【上班一族】http://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9556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