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縮寫為MBO,以科學管理和行為科學理論為基礎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憑藉這種制度,可以使組織成員親自參加工作目標的制定,實現「自我控制」,並努力完成工作目標。
何謂「目標管理」: 人都有工作成就的慾望,問題是如何將慾望激發出來?所以管理大學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認為,機械做的事分工越細越好,但人做的工作就應該做整合管理,也就是要把許多問題集中思考,得到一個整體結論,然後再加以判斷、計畫和執行。
「管人理事,謂之管理」,但如何管理才稱之為好的管理,必然是先要有一個清楚的方向,也就是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目標管理」就是將「未來」設定成目標,並當成日後公司管理或是個人管理的依據和目的。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對「目標管理」之定義: 1. 目標管理是一種制度。 2. 目標管理以提高績效為目的。 3. 目標管理以設立目標為手段。 4. 目標管理是行為科學之運用。 5. 目標管理是各級人員共同合作。 6. 目標管理是由一組人所共同完成。 7. 目標管理應設定期限、工作項目、數值、標準價值,以作為執行人員努力之方向。
「目標管理」步驟: 1、制定組織的整體目標和戰略; 2、在經營單位和部門之間分配主要的目標; 3、各單位的管理者和他們的上級一起設定本部門的具體目標; 4、部門的所有成員參與設定自已的具體目標; 5、管理者與下級共同商定如何實現目標和行動計畫; 6、實施行動計畫; 7、定期檢查實現目標的進展情況,並向有關單位和個人反饋; 8、基於績效的獎勵將促進目標的成功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