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把經驗融入實務中,是一個好的專案管理者,最基本的條件。 「一位好的專案經理,能夠讓一群擁有不同背景、專業的人,一起在時限之前完成工作,而且要做得又便宜、又快、又好!」理論提供一套系統性知識,為跨領域、跨部門的複雜任務,提供一套標準化的工作流程和監控模式,降低出錯風險。
開發或採購全新的資訊系統,設計一個全新產品,籌畫舉辦一場社區運動會,或是規劃一個月的自助旅行行程,都是專案管理。任何行業任何職務,都可以應用專案管理的知識,提升工作效率。
「人」是專案管理實務中,另一個需要經驗值的關鍵要素。 「要解決人的問題,不是靠好人緣就可以了。」如,部門之間的本位主義如何協調?如何運用正式或非正式方法,創造正向、舒適的工作氣氛,激發團隊創意,同時又能在時限內完成工作?如何引導團隊成員發揮專長,同時避免個人特質或組織文化引發的人際關係,消耗團隊戰力?這些,都不是人際關係問題,而是人的管理問題。
專案經理必須融合各領域的知識,應用在五大流程中,對每件事「為什麼要做」「該做什麼」「要怎麼做」有通盤了解,才能確保所有工作都能做到位、不出錯。
專案要成功,需要專案經理的縝密規畫、徹底執行與嚴密控管,以求在交期、品質與成本間取得最佳平衡。
要做好這件事,專案經理必須融合專案管理各知識領域的知識,應用在五大流程中,對每件事「為什麼要做」「該做什麼」「要怎麼做」有通盤了解,才能確保所有工作都能做到位、不出錯。
專案管理稱之為「專案整合管理」 (Project Integration Management),也就是藉由釐清專案管理與執行的架構、說明各項管理活動之間的關係,協調各個不同的知識領域,將專案管理五大流程及其各項子流程結合起來,成為一整個連續而緊密的系統,以達成專案目標,並滿足專案利害關係人的需求。它是專案經理能否成功管理專案的第一道門檻,也是決定專案成敗的關鍵。
專案整合管理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一項專案在實際執行時,各項活動與流程都不可能獨立於他者之外,必定會彼此影響與牽連。專案經理若未能以「整合全局」的心態主事,只將各項工作視為「獨立事件」來思考與管理,很容易便會忽略許多隱藏性的問題,導致計畫在進入執行階段時,必須不斷地修正,甚至是決策難以落實的情形。
舉例來說,在一個資料庫系統的建置專案中,若打算增加資料庫的容量,絕不是增加硬體預算,多買兩顆硬碟就可以打發,還必須考量硬體相容性、程式改寫、預算排擠等問題;而這些工作便牽涉成本、時程、風險等不同專案知識領域的內容。
因此,在擬定、甚或變更任何計畫之前,專案經理都要以整體的視野,確認各項活動的影響範圍,利用如「實獲值管理」(Earn Value Management)等工具,掌握對專案品質影響甚鉅的範圍、成本和時間這三大要素,做好通盤考量,以做出最佳決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