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QS在台灣各類型組織的發展與應用 by 陳子溱 目錄 一、前言 二、TTQS在各類型組織發展的適用性 三、TTQS在各類型組織發展的歷程 四、TTQS在各類型組織的應用 五、結語
內文 一、前言 勞動力發展署主辦的TTQS計畫,非常了不起,幾乎一肩承擔起全民教育的職責。從2005年起的台灣訓練品質系統(Taiwan TrainQuali System )的計畫意涵,發展到2014年轉變為台灣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Talent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 TTQS),經歷這麼多年的堅持,歷經非常多的里程碑,顯示一個體系的建構,是多麼需要時間的累積;另一方面,也說明TTQS是與時俱進的體系。筆者以一位多年擔任TTQS評核委員和3C共通核心職能講師的參與過程,說說這一路走來的觀察與心得,也算是工作上的反思。
二、TTQS在各類型組織發展的適用性 TTQS以評核、輔導、訓練三個構面服務台灣各類型的組織,組織大致分為以下四類:(1) 大中小型本土及外商企業型組織 (2) 財團法人等NPO型組織 (3) 公協會、職業工會型組織 (4) 教育訓練機構型組織。TTQS要導入以上這麼多種類型的組織,可以想見一定會面臨不同的問題與挑戰。 首先談談(1) 大中小型本土及外商企業型組織: TTQS對中大型的本土企業而言,可以幫助企業建立『有效』的教育訓練制度。企業只要有負責教育訓練的人員編制,就可以免費地透過TTQS的教育培訓、TTQS的輔導,以及TTQS的評核,讓這位負責教育訓練的人員,能夠擁有TTQS的概念,配合輔導顧問導入TTQS制度,最後透過評核的活動,拉高企業高層的關注與重視,建立了有效教育訓練制度的基礎。而小型企業基於人力不足及規模較小的先天條件,就無法像中大企業這麼順利的從受訓、輔導到評核的流程,往往多數只能做到其中一至兩項,或許只是受訓、或只是輔導或因人提計畫申請必須接受評核等。當然仍有順利完成三項的小型企業者,但是屬於少數。故停留在了解TTQS或努力學習或努力導入的階段,可以說是邊走邊學的過程。 至於(2) 財團法人等NPO型組織: 財團法人的規模和企業一樣有大中小之分,中大型的NPO組織型和企業型組織一樣,有較多的資源可用,TTQS導入時相對有機會。而小型NPO型組織若囿於人力不足,要導入TTQS相對較為困難。 (3) 公協會、職業工會型組織: 這類組織從不辦訓或少少的辦訓,到擴大辦訓的過程,是最明顯的。TTQS提供這類組織,有個指引有個依據,得以展開辦訓的共識與執行。 (4) 教育訓練機構型組織:對教育訓練組織而言,辦訓是他們的專業。然而TTQS提供一個精益求精的工具,同時也提供一個內外統一溝通的平台和語言。讓教育訓練機構不同版本的訓練制度,得以因導入TTQS,而將制度運作地更為一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