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新聞原出處: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forum/20150917/693636/E698AFE8AAB0E3808CE5A89CE3808DE9BABCE3808CE5AC8CE3808DEFBC9F
作者:陳青
娜娜從小背負著父母的光環?還是孩子從小就被家長推向聚光燈前?四歲時,她就上了綜藝節目。她當時的光環是什麼?還是該問誰是推手? 公眾人物面對流言,有沒有出來澄清與說明的義務?吵了幾天的歐陽娜娜是否被退學,或則是為什麼變成在家自學,重要嗎?還是觀眾讀者在乎的是孩子四歲就開始上綜藝節目,然後一路成長都被放在螢光幕或臉書上,突然,一句「真正在說你小話的人,都還是自己國人」。這群提出疑問的人,都是準備「傷害」一個十五歲女孩的人? 徐嬌大歐陽娜娜三歲,1997出生,兩個同一年2013去美國留學。徐嬌在歐陽娜娜竄出頭前早就紅遍兩岸三地,不只是乾爹星爺的加持,更是她自己努力表演博得以第一部電影「少女小漁」贏得1995年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的劉若英稱讚是「天生的演員」。 到了2015,前半年我們看到歐陽娜娜多少上電視、拍電影、籌備演奏會…等新聞。甚至她在美國求學的做菜、練琴、運動...私底下貼文。無論是新聞或是貼文,幾乎都是公開的。就如同徐嬌也時常上新聞與自貼文,今年四月底微博上「美國大學的錄取通知都已經出來了,現已被雪城大學和邁阿密大學錄取。遺憾的是,加州藝術學院(CalArts)和南加大都沒有錄進。」很多人讀到時,都覺得可以省去「遺憾的是…」,只要報喜就好,何必這麼坦承自己的遺憾。這對照起最近歐陽娜娜的新聞,「坦承」是不是一位公眾人物面對流言或是留言時該有的態度?坦承自己的困難抉擇、遺憾選擇…讓支持或是關心自己的群眾知道妳不是事事都好、樣樣都行,不是壞事。 既然選擇當公眾人物,靠著「公眾知名度」拍電影、上電視、接廣告...,也必須相當程度的接受群眾對妳的更深關心與關注。而不是一句「說你小話的人,都還是自己國人」來否定從妳四歲開始上綜藝節目就開始說妳可愛、純真、好萌的群眾。 |